8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在延安大学广大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延安大学学生利用各种平台,认真开展学习、交流总书记回信视频和全文。
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谭虎娃教授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深刻指出延安精神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宝库,是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的精神之“钙”。延安大学作为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参与者,延安精神弘扬的践行者,担负有“辐射源作用”的时代任务。这一使命决定,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关照当下的应对、对策的理论探讨,用青年喜闻乐见语言的读本编写,以及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的宣传鼓动,从而实现不仅仅是对延安精神的学理阐释,也不是对延安十三年历史的简单回顾,而是走进历史感受共产党人的精神,进而深刻认识到党在中国的执政和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让青年大学生对党的伟大、光荣、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尤其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自觉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形成“一河大水”洗涤各种泛起的陈渣。在对党的历史与革命精神自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从党的历史里面走出来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和对革命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基因的中国文化的自信。
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金锁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阐明了高等院校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的根本任务,指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奔赴延安,学习延安精神的充分肯定,使我们这所圣地学府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将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用延安精神立校办学;牢记使命,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与时俱进,用延安精神服务社会。他还表示,延安大学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今后我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延安精神资政育人工程”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计划”,为广大同学了解国情民情、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搭建广阔平台,引导广大同学将青春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4级学生崇浩文说:“在延安,以往的每一段革命故事都足以让人震撼,我们曾无数次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热血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革命精神深深所折服。如今,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更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必定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于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年代,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得以圆满结束,身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去学习的。特别是当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本届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了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回信时,我们更加坚信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员,自己深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会深深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教诲“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通过学习回信,我更加明确肩上的担当与责任,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16级学生姬硕说:“作为一名延安大学的学生,我们从进校起就深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被其中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延安精神给予了我们健康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在于我们做了多少,有多大贡献,更在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是否是有意义的。”我进校不久就深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被其中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延安精神给予了我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所以,我迫切期望将党在延安十三年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精神文化传递给全国的大学生,为全国大学生打造“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文化大餐,以厚重的红色文化精神去滋养每个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作为一名正在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革命老区大学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信,我感触良多。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参赛项目:小红专—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尖上的课堂”的重大意义,更加坚定做好这个这个项目的信心和决心。我想我们为这个项目所付出的长达几年的辛劳和汗水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在于我们做了多少,有多大贡献,更在于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我的人生是否是有意义的。小红专,又红又专,这不仅是我们项目的特色,更是我们团队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